伯乐头条专讯:“他们还在里面,照着同样的剧本骗人。”
一名从柬埔寨诈骗园区侥幸逃脱的前雇员泣血控诉,揭开了这座 “现代化办公楼” 里的罪恶真相。
联合国报告显示,东南亚诈骗集团年非法获利高达 437 亿美元,而柬埔寨正是重灾区之一。
尽管洪玛耐首相亲率执法力量展开雷霆行动,数周内抓捕 3200 余人,但高墙内的 “剧本杀” 骗局与囚笼式管控,仍在拷问着跨国犯罪治理的漏洞。
剧本杀式诈骗:从 “金融导师” 到 “虚拟恋人” 的全链条造假
在柬埔寨的诈骗园区,每一场骗局都是精心编排的 “沉浸式剧本杀”。
前雇员回忆,入职第一课就是背诵中国籍主谋编写的 “诈骗圣经”:“连聊天时的语气起伏、表情包使用都有严格规定。”
员工们分工明确,有人伪装成华尔街金融顾问分析 K 线图,有人化身温柔恋人嘘寒问暖,甚至有人扮演 “精神导师” 进行情感操控,最终目的都是将受害者诱入虚假投资平台的陷阱。
为让骗局更逼真,园区专门设立 “模特组”。
招募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年轻人拍摄健身、下午茶等生活化照片,打造 “高富帅”“白富美” 人设。
受害者初期总能尝到 “甜头”,虚假盈利记录不断刺激投入,直到尝试提现时,平台便以 “系统维护”“缴纳保证金” 等借口百般阻挠。
直至掏空积蓄才幡然醒悟。这种流水线式的犯罪模式,让全球无数家庭倾家荡产。
没收手机 + 暴力考核,诈骗园区的 “人间囚笼”
光鲜办公楼的背后,是堪比监狱的高压管控。
“进园区第一天手机就被没收,进出要过三道安检,连窗户都装着铁栏杆。”
前雇员透露,所谓 “员工” 实为囚徒,稍有业绩不达标就会遭辱骂威胁,反抗者甚至面临暴力殴打。
园区实行 “每周加码” 的考核制度,有人为完成任务连续工作 48 小时,精神濒临崩溃。
更令人揪心的是,许多人因经济困境或虚假招聘误入歧途,却沦为人口贩运的受害者。
联合国数据显示,东南亚已有数十万人被迫参与此类诈骗,柬埔寨的诈骗产业更是与强迫劳动、非法拘禁深度绑定。
“能活着逃出来已是万幸”,这位女性雇员提供的工作照片和聊天记录中,密密麻麻的业绩指标与威胁话语,无声诉说着高墙内的绝望。
3200 人落网背后:首相挂帅的扫诈风暴与执法困局
面对愈演愈烈的诈骗乱象,柬埔寨政府展开史无前例的整治行动。
7 月 16 日,洪玛耐首相亲自下令,警方联合多部门在全国 140 个窝点突击检查,抓捕 3200 余名涉案人员,涵盖中、越等 19 个国家籍嫌犯。
这并非临时行动 —— 早在今年 2 月,柬埔寨就成立由首相直接领导的打击网络诈骗委员会,彰显 “刮骨疗毒” 的决心。
但整治之路道阻且长。
反网络犯罪局局长坦言,犯罪集团利用加密通讯、离岸账户和数字货币转移资金,而柬埔寨至今缺乏专门网络犯罪法,调查工具和技术人才严重不足。
更棘手的是,诈骗窝点如同 “打地鼠”,这边刚捣毁,那边又在偏远地区冒头。
国家反人口贩运委员会指出,这些跨国集团由中越籍主谋操控,招募 17 国人员跨境作案,仅靠一国之力难以根治。
“他们还在骗人!” 前雇员的呐喊犹在耳畔。
尽管 3200 人落网创下纪录,但相比 437 亿美元的黑色产业链,整治行动仍任重道远。
正如专家所言,唯有强化区域合作、补上法律漏洞、斩断利益链条,才能让柬埔寨的诈骗园区彻底关门,让 “剧本杀” 式的罪恶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