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山西:能源革命新征程点亮绿色新未来
2025-9-26 06:36
环球报
701

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要求,山西积极推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把握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机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统筹能源安全与绿色发展,在能源供给、消费、技术、平台等多个领域持续发力,全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

能源保供,筑牢转型基石

煤炭产业一直是山西的支柱,但过去长期依赖煤炭,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近年来,山西以能源供给革命为突破口,全面提升煤炭供给体系质量。2024年,全省煤炭产量达到12.69亿吨,位居全国第二;2020-2023年煤炭产量连续四年稳居全国第一,保障全国24个省份电煤稳定供应,为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山西煤炭智能化领跑全国,率先在全国发布煤矿智能化建设标准体系。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289座智能化煤矿;55个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等绿色开采技术试点煤矿全部建成,120座煤矿实现无煤柱开采;2019年至今,煤炭先进产能占比由68%提升到83.5%。

山西持续优化电网结构、提升输电能力,晋电外送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晋电外送量1547亿千瓦时,比2019年(991.3亿千瓦时)增长56.1%,外送能力从2019年的2817万千瓦提高到3162万千瓦,外送省份扩大至24个;新能源外送交易电量164.4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绿电交易量76.6亿千瓦时,连续两年绿电外送全国第一。

与此同时,山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快发展。2024年,山西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达7219万千瓦,占全省电力装机比重提升至49.73%,发电量占比达27.44%,新能源利用率连续6年超过97%。氢能、甲醇、地热能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也在加速推进。全省制高纯氢能力达到4万吨/年,建成加氢站23座,推广氢燃料电池车辆1200余辆,能源供给结构正变得越来越“绿”。

能源消费,激发绿色动能

能源供给变革带动能源消费升级,山西以能源消费革命为引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2021-2023年,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5.6%,超额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目标(14.5%),降幅位于全国前列。

重点能耗行业积极开展节能降碳减污行动。“十四五”期间,山西省共完成煤电三改联动改造7639万千瓦,度电煤耗从2019年的325克标煤降至2024年的312克标煤;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煤电机组的“半壁江山”;现役煤电机组、在产钢铁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焦化先进产能占比达到100%,并全面关停4.3米焦炉,5.5米及以上焦炉占建成机焦炉比例达100%。

绿色建筑、交能融合等领域的变革同样令人瞩目。山西率先将“全面绿建”要求上升为法律制度,2024年,山西建设绿色建筑1853.06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941.42万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积的44.75%,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入选山西省第二批重点产业链。此外,建设全国首例路堑边坡治理及光伏发电一体化工程,“高速公路+光伏”模式全省推广,全省高速公路沿线累计建成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达278.74兆瓦,累计完成并网127.62兆瓦,自并网以来累计发电21606.81万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8.64万吨,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54万吨。2024年,全省建成公共充电桩约9万台,桩车比达1:7,在北方省份中率先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全覆盖、公共充电桩全省乡镇(街道)全覆盖。

得益于一系列能源消费领域的深度转型和绿色实践,2024年山西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稳定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30,同比下降4.4%,实现“七年连降”。

创新驱动,培育新质生产力

能源革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山西以能源技术革命为关键,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能源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平台再创新高。目前,山西省共建成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12家、省实验室8家、省重点实验室173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33家、省市两级新型研发机构155家,层级多样、品类齐全的创新平台体系基本形成。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积极开展“4+1”国家科技攻关。晋创谷成为促进四链融合、强化创新驱动的重要平台,先后在11个设区市揭牌投运。

能源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1500米以下深部煤层气开采核心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水平井单井产量实现由日均5000方到8000方的跨越式提升;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突破大型灵活原料低碳气化关键技术开发,循环流化床复合燃烧和飞灰再循环快速调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创下4.8%Pe/min(每分钟额定功率)的全球最快升负荷速率新纪录;低浓度煤层气富集提浓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首次填补2%-8%低浓度瓦斯提浓技术空白;朔州国润钒液流电池全氟离子交换膜打破国际垄断;YE5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填补了一级能效节能产品国内空白,煤层气单井最高产气量超15000立方米/天,全球首台20MW级蒸发冷却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在中车永济电机公司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大功率海上风力发电机技术在高效冷却和低成本磁材应用方面取得突破。全省首台碱性水电解槽(晋华槽)正式下线,标志着山西在探索氢能在工业领域的示范应用方面迈出坚实步伐。技术创新正成为山西能源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平台搭建,共享发展机遇

山西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搭建多元化合作平台,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为能源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山西深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新局面加快形成。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自2016年开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八届,逐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权威话语权的能源低碳领域高端对话平台、成果发布平台和国际合作平台。2024年论坛现场签约23个重点合作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90亿元。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将于9月27日至28日举办,主题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议题设置涵盖传统能源转型、能源科技创新等多个热点领域,全力打造智慧交流、成果共享、对接合作的国际盛会。

山西深化“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推动能源企业参与国际合作。晋能控股集团光伏组件、煤机装备先后出口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等国家;“中国-白俄罗斯电磁环境效应‘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是电磁行业首个、山西省唯一的“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2024年,全省电动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产品出口33亿元,同比增长199.4%,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山西在能源革命的征程中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未来,山西将构建起更加完善的新型能源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能源保障,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更多山西智慧与山西力量,在能源转型发展浪潮中力争先锋。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