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菲居最易受災害侵襲國家榜首
2025-9-27 02:48
菲律宾商报
690

本報訊:在防洪工程因為涉及貪腐而受到審查之際,菲律濱在《2025年世界風險指數》中再次位居榜首,由洪水、風暴、乾旱和地震等高風險,被列為全球最易受災害侵襲的國家。

報告稱:“菲律濱今年再次位居世界風險指數首位:該國特點是地理高度分散且極易遭受極端天氣事件影響。”

於9月24日發布的年度《世界風險指數》評估了193個聯合國會員國的災害風險,涵蓋全球99%以上人口。本年度的報告特別關注洪水風險,並警告氣候變遷和快速城市化正在加劇全球脆弱性。

菲律濱的高脆弱性評分反映了其分散的地理結構、密集的沿海人口以及應對極端天氣的有限適應能力。

印度排名升至第二位,超越印尼;而中國重新進入前十名,將孟加拉國擠至第11位。前十名中的其他高風險國家包括哥倫比亞、墨西哥、緬甸、莫桑比克、俄羅斯和巴基斯坦。

報告指出亞洲和美洲仍是持續的熱點地區,而非洲依舊是最脆弱的洲,其近80%的陸地面積被歸類為高或極高風險。

由於群島地理特徵及頻繁遭受颱風和洪水侵襲,菲律濱在全球災害風險排名中保持首位。

報告指出:“菲律濱的風險特徵表現為多種自然危害,其中河流和沿海洪水扮演了尤為關鍵的角色。”

一項省級洪水風險分析顯示,加牙鄢省、北亞虞仙省、蜂牙絲蘭省、班班牙省與馬銀蘭佬省位列洪水高風險省份前茅,主要成因包括地勢平坦、流域廣闊及排水系統不足。

大岷區排名第六,凸顯了菲國人口最稠密都市中心的高度脆弱性。這座首都因低洼地形、巴石河水系統及快速城市發展而極易發生突發性洪水。

相比之下,內湖省因丘陵地形及內湖的緩衝作用,排名接近末位(第80位)。描沓安省、沙蘭彥尼省與馬仁杜計省等因地形條件優越及河流系統規模較小,同樣錄得較低洪水風險值。

氣候變遷與不平等加劇全球災害風險攀升

除自然危害外,《世界風險報告》強調氣候變遷、社會不平等及薄弱的衛生系統是災害風險的主要驅動因素。

報告指出,即便富裕國家若因緊縮政策削弱醫療保健與災害應對等關鍵服務,同樣將持續暴露於風險之中。

報告也警告,氣候變遷正將全球風險推向前所未有的水平。2024年全球經歷有記錄以來最熱年份,全球氣溫已連續11個月突破《巴黎氣候協定》的閾值。

更頻繁且劇烈的極端天氣事件——包括洪水、氣旋和乾旱——預計將在未來幾年持續惡化。

《世界風險指數》強調,降低災害風險需制定針對性適應策略——從強化防洪系統、改進預警機制到解決制約韌性的社會不平等問題。

報告稱:“全球風險驅動因素包含社會不平等、結構性脆弱性與薄弱的衛生系統。這些因素會降低適應力與韌性——即便在富裕國家,例如透過關鍵社會部門的緊縮措施也會產生此類影響。”

對菲律濱而言,這意味著需解決高風險省份的長期洪涝問題,同時強化城市規劃與災害應對能力。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