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期间,由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SDG中心)牵头撰写的《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SDGs十周年特别报告》在联合国官网正式发布。报告显示,中国六成指标已接近或实现2030年目标。
2015年,联合国正式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简称:2030年议程),确立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作为2015年至2030年全球发展的蓝图。为响应2030年议程通过十周年的全面评估需求,报告经过来自40家科研机构160余位专家的共同努力,整合遥感监测、地面观测、统计调查及国际组织报告等多维度数据,对2015年至2024年十年间全球7个及中国全部SDGs进行定量分析与系统评估,全面总结了我国自2030年议程通过以来可持续发展十年的进展。
报告显示,中国在落实SDGs方面取得较好进展。截至2024年,全国233个指标中已有141个(60.5%)接近或实现2030年目标。
研究发现,中国在新能源开发和公共交通等领域进展领先全球。截至2024 年,中国风力发电机组安装数量全球第一,占全球风力发电机组总数的39%,当年新增装机容量占全球新增容量的68.21%;城市可便利使用公共交通人口比例超过90%,执行减灾战略的省级政府比例达100%,均已提前实现2030年目标;海上养殖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海水产品产量连续位列全球第一;森林覆盖率增长至25%以上,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的国家。
报告还揭示了中国在多个关键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产生积极影响。2015年以来,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从3.64万元/人增至10.36万元/人,实现翻番;全国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总体用水紧张度由73.3%降至61.7%;地表水水质优良率提升至90.4%;34个省会城市建成区绿色空间占比提升14.2%;PM2.5浓度下降30.2%;每生产单位原煤甲烷排放量2024年比2015年减少了17%;近五年海面漂浮垃圾平均质量浓度环比减少71.1%。
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表示,该报告持续利用卫星和多种大数据资源,逐步建成全球指标监测与评估体系。2025年报告不仅是对过去十年可持续发展进程的科学总结,更为全球落实2030议程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