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文化宫里的多彩时光
2025-10-5 07:56
环球报
630

“杜甫为什么能在青年时期就写出流传千年的诗句呢?”

“因为他受到了家人的影响。”四年级的刘一汐连忙抢答。

这是10月2日西安市土门工人文化宫“庆国庆 品书香”古诗词欣赏活动的现场。阵阵朗朗读书声,孩子们的目光追随着讲解老师的身影,沉浸在传统文化的魅力之中。

“你说得很对。”老师笑着为刘一汐的答案作补充,“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唐代近体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正是这样的家庭文化熏陶,为杜甫的诗歌创作埋下了最初的种子。”

生动的讲解让古诗词里的文化脉络变得清晰,在场的家长和孩子听得格外专注。

“看到活动报名信息时,我马上给孩子报了名。”刘一汐的父亲表示,这场活动不但能实实在在提升孩子的文学素养,现场还设置了雕版印刷体验环节,“让孩子在动手实践中触摸传统文化,这种形式特别好。”

不只是土门工人文化宫,这个假期,西安全市的工人文化宫都成了群众的“假期乐园”。边家村工人文化宫内,“职工夜校书法班教学成果展”吸引着不少书法爱好者驻足;小寨工人文化宫里,少儿象棋课程正在进行,老师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摆棋、走子,在楚河汉界间培养逻辑思维;西安市工人文化宫内,篮球比赛激战正酣……

“我们统筹全市工人文化宫联动发力,让优质文化、体育资源触达更多职工群众。”西安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5年以来,西安市总工会持续深化“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工会“文艺轻骑兵”深入基层开展演出81场次,把精彩节目送到职工群众家门口;5个工人文化宫开设职工夜校课程79门,累计1600课时,涵盖书法、绘画、声乐等多个领域,培训职工群众超3万人次;举办文化演艺惠民周、秦腔大讲堂、传统戏曲惠民演出等活动,让秦腔等传统文化走进大众生活,累计惠及职工群众万余人次。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