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中国绑匪盯上小菲:一场反转的猎杀游戏!
2025-10-24 14:10
头条新闻
7392

伯乐头条专讯:禁赌之后,中国灰产与菲律宾小姐:一场反转的猎杀游戏


出门见客户,却被枪口顶着头


“Pagkatapos kong makipagkita sa isang kliyente…”

——“我只是去见个客户。”


发这句话的,是菲律宾女孩玛琳(化名)。

那天,她穿着一条普通的黑裙子,以为自己只是去陪一位中国客户。

可当她上车后,对方掏出了枪。


“他拿走了我的手机、钱,把我丢在路边。”

她报警后才知道,这个月已经有至少四个菲律宾小姐遭遇相同手法。


社交媒体上各种声音:

“那帮吸毒的逼,绑不到中国人,肯定对小菲下手”

“敢绑架小菲不怕死啊?”

“挺好的  天道有轮回”
“只能小菲仙人跳咱们中国人?中国人绑架小菲不行?”
“幕后主谋是中国人”


在别人眼里,这只是一起抢劫。

可在马尼拉的地下世界,这类事已经成了新常态

赌局散了,猎场换了。


禁赌之后,灰产人彻底失去活路


在菲律宾,POGO禁令就像一次“核爆”。

那一夜之间,几千家博彩园区关门、数万人失业。


这些人不是一般工人。

他们是放贷人、园区话务员、赌场保安、技术手——

背后连着整条灰色产业链。


禁赌政策看似“净化社会”,

实则是把一整个地下生态一刀切断。


钱没了、签证废了、护照被扣、公司解散。

有人被遣返,有人逃进贫民区。

更多的人——就那样滞留在菲律宾,身份模糊、求助无门。


“那天公司关门的时候,我知道我完了。”

——前POGO员工说。

他不敢回国,也不敢露头。

只能靠帮人跑腿、做司机、收账活着。
更甚者开始流浪,成了挂逼仔。


这些人被社会抛弃,却又掌握最熟悉的黑暗。

当没有钱、没有信任、没有明天——

暴力,就成了唯一能交易的筹码。


绑中国人太贵,绑小菲更现实


过去的绑架目标,往往是中国人:

“有钱、怕事、肯花赎金。”


但现在不一样。

禁赌打击后,中国富人撤走,钱流断了。

绑中国人风险太高、成本太大,还容易惊动大使馆。


绑菲律宾人?

简单得多。

小姐、陪酒女、模特、按摩妹——

她们没背景、没靠山、不敢报警。


“一个人能换几万比索,快,稳,没人查。”


这就是“转猎”的逻辑。

绑匪从“猎中国人”变成“猎菲律宾人”。

从猎财,变成猎命。


为什么小姐成了最容易的猎物?


社会边缘化:没人管她们

在菲律宾,性工作者不被承认,连报警都会被嘲笑。
只有极少数选择报警。

警察嫌麻烦、记者不关注、社会不在乎。

对绑匪来说,她们是“没人会找的目标”。


信息陷阱:一通电话就能套人

小姐靠中介吃饭,一个新客、一趟包车、一次“外出服务”,

就可能直接进了车门,也进了陷阱。


羞耻与恐惧:她们不敢说

就算被抢、被打、被威胁录像,

多数人也选择沉默——

怕被人知道、怕被笑、怕再失去生意。


于是,在黑夜里,她们成了最“方便”的商品。

没有声音,没有踪迹,也没有人替她们哭。


人没被杀,却被“再利用”


更可怕的是,部分被绑小姐没有被释放。

她们被逼签下“债务合同”,

被转卖到地下电诈点当客服、陪聊、话务员。
或是以爱为名,
被骗或是自愿从事诈骗活动。


“你要么帮我赚钱,要么就卖你。”

——这是几乎所有被救女孩的口供。


绑匪并不想浪费“人力”。

在赌场没了之后,他们发现——

人,本身就能变成“产品”。


赌博死了,但诈骗活着。

他们只是换了剧本。


排华氛围下的“反噬”


这场“绑小姐潮”,其实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过去,小菲们靠着所谓的“仙人跳”,把中国客户骗走钱财、操控局面。

现在,局面反了。


禁赌之后,中国灰产人在菲律宾失去了大部分收入来源,也被社会标签化:

“诈骗犯、中国人、POGO”,三个词被绑在一起,几乎没有一丝宽容。

媒体天天报道抓中国人,没人关心——背后是谁继续在赚钱?


于是,这些灰产人从猎物变成了幽灵猎人。

他们被菲律宾社会边缘化,失去身份、失去信任,只剩下生存的本能。


“以前小菲仙人跳我们,现在绑小菲算什么?先抢回我们失去的饭碗。”


这不是为了钱,而是一种绝望的报复——

被逼到墙角的人,学会了用刀子回应,用恐惧重置平衡。

灰产人、绑匪、小姐、社会规则——在这一刻,角色完全颠倒。


谁从中获利?


灰产没消失,只是换了剧本:

受害者从中国人变成菲律宾小姐;

猎人从庄家变成流浪绑匪;

暴力、恐惧与心理复仇循环上演。


禁赌只是表面清理,真正的代价,是社会失序、仇恨循环和灰产残留的报复心理。


在菲律宾,没有永远的猎人,也没有永远的猎物——

只是,这一次,小姐们成了最便宜的筹码。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