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韩民调:大批理工科人才欲“逃离韩国”,薪酬待遇成为主因
2025-11-5 07:24
环球报
468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黎枳银】综合韩联社、《中央日报》和《京乡新闻》等韩媒4日报道,韩国理工科高端人才“出走潮”正愈演愈烈,年轻科研群体对国内薪酬体系和研发环境的失望情绪持续蔓延。业内分析认为,这一趋势不仅缘于人才在待遇与职业发展上的受限,更折射出韩国教育与产业长期“重医轻工”的结构性失衡。

韩国中央银行韩国银行面向教育机构、研究所和企业在职的1916名理工科硕博人才开展问卷调查,并于本月3日发布《理工科人才海外流失决定因素与政策应对方向》报告。从整体数据来看,42.9%的受访者有离开韩国的意向,且呈现明显的年龄特征。其中,20多岁受访者中有意出国的比例最高,达72.4%,30多岁为61.1%,40多岁这一群体为44.3%。62.1%的20至30岁理工科硕士、博士表示“考虑未来3年赴海外就业”,且部分受访者已制定了具体计划或进入面试阶段。按行业领域划分,从事生物、制药与医疗器械行业的受访者“出逃”意愿最高(48.7%),IT、软件与通信行业为44.9%,即便在造船、能源、成套设备等传统优势行业,也有43.5%的从业者考虑去海外发展。

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2年间,韩国共有约34万名理工科人才赴海外发展,其中硕博级高端人才约9.6万。

调查显示,收入差距被认为是人才外流的重要推手。66.7%的受访者将“薪资”列为考虑离开韩国的首要原因。《中央日报》报道称,韩国职场普遍采用以工龄为核心的薪酬体系,而非以成果为导向的绩效机制,这导致高学历理工科人才在薪酬与晋升上缺乏竞争力。有数据显示,海外同类人才平均入职13年后即可达到薪酬峰值,而韩国从业者需工作19年才能达到。

除薪资差距外,韩国研究生态与职业发展环境同样是促使人才“逃离”的关键因素。调查显示,海外从业者在研究生态、工作条件、薪酬及晋升机会4项核心指标上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韩国从业者。其中,海外理工科人才对研究生态的满意度是韩国人才的1.64倍。韩国央行负责人表示,尽管韩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占GDP的比重并不低,但长期存在投入效率偏低、研究环境封闭等问题,“许多研究人员并非主动选择离开,而是因缺乏必要的科研支持被迫出走”。

韩国央行在报告中进一步分析称,理工科人才外流背后更反映出教育与产业结构的深层偏差。报告指出,高中阶段的顶尖学生“相当一部分流向医疗领域”,直接导致理工科研究与创新人才的供给不足。

为应对持续扩大的人才外流趋势,韩国央行提出多项建议,例如从税制、研发投入与体制改革入手,建立“以成果为导向、灵活化的薪酬体系”,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激励以提高韩国研发投入效率;同时完善硕士级研究人员职业晋升通道,扩大与海外科研机构的合作,构建“海外经验人才回流”的良性循环。有专家表示,年轻理工科人才赴海外工作并非完全负面,关键在于政府能否通过完善制度激励与科研支持体系,引导他们在积累国际经验后回国发展,为国内产业升级注入动力。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