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DNA之父”詹姆斯·沃森逝世,享年97岁,因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获诺贝尔奖
2025-11-8 13:14
环球报
561

美国著名分子生物学家、因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获得诺贝尔奖的詹姆斯·沃森于周四因病去世,享年97岁。

詹姆斯·沃森,1928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1947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得动物学学士学位。

1953年4月25日,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核酸的分子结构——DNA的一种可能结构》的短文,首次揭示出人体DNA的双螺旋结构。

这一壮举被196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彼得·梅达沃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

DNA的双螺旋结构学说,成为点燃医学、打击犯罪、家谱学和伦理学领域一场革命的导火索。

因为这项发现,沃森、克里克、莫里斯·威尔金斯于1962年共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两位科学家已于2004年去世。

沃森曾多次到访中国,深圳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乐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他曾表示将按照冷泉港实验室的模式建设该中心,设立研究癌症、基因等领域的多个实验室,争取在短期内建成一个聚集上千名科学家的世界级生命科学中心。他说,希望把全世界顶尖科学家与中国效率结合起来,实现终结癌症的目标。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沃森说,中国人科研能力很突出,美国各大研究机构中的生命科学家大约有15%是中国人。他希望中国科学家成为中坚力量,而中国强大的化学制药基础可为生产普通人支付得起的癌症药物带来便利。

来源 | 极目新闻 新华社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