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新社馬尼拉11月8日電:外交部週六表示,國際刑事法院(ICC)簽發的逮捕令可能直接送達各國執法機構。
此聲明係回應媒體詢問是否知悉國際刑事法院對參議員羅納德·黎拉羅薩(Ronald Dela Rosa)發出逮捕令一事。
外交部發言人安赫莉卡·伊斯加洛那(Angelica Escalona)說明:“外交部及駐海牙大使館均未接獲國際刑事法院任何逮捕令或相關文件,該機構線上平台亦未公布此類文件。我們注意到根據《羅馬規約》,逮捕令若存在,可直接送達相關國家的執法機關。”
菲律濱自2019年3月17日正式退出後,已非《羅馬規約》締約國。但菲方堅持對其作為締約國期間(2011年11月1日至2019年3月16日)涉嫌犯罪行為擁有管轄權。
監察署長耶穌·克里斯平·黎慕惹(Jesus Crispin Remulla)接受電台訪問時稱,國際刑事法院已對黎拉羅薩發出逮捕令。黎拉羅薩的律師伊斯雷利托·托雷翁(Israelito Torreon)在社交媒體聲明中回應:“目前我們無法獨立證實該信息準確性。”
參議院議長未申智·蘇道三世(Vicente Sotto III)則重申,基於機構尊嚴與禮儀,任何參議員在參議院轄區內不得被捕。
馬拉干鄢宮週六表示尚未接獲國際刑事法院對黎拉羅薩逮捕令的官方確認。黎拉羅薩在杜特地政府掃毒戰爭期間曾任菲國警總監。
文官長盧卡斯·貝薩敏(Lucas Bersamin)在另份聲明中指出,即便國際刑事法院已簽發逮捕令,仍需透過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傳遞方能執行。
他強調:“須知國際刑事法院可能已簽發令狀,但未必已透過國際刑警組織完成送達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