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环球时报“海外中国周”《合抱之手——中非共逐现代化之梦》图片展在约翰内斯堡成功举办
2025-11-9 23:41
环球报
820

当地时间11月5日,环球时报“海外中国周”活动走进南非约翰内斯堡,在“环球南方对话·中非圆桌论坛”举行期间成功举办《合抱之手——中非共逐现代化之梦》图片展。中国和南非两国众多主流媒体代表、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共同参观展览,反响热烈。

在“环球南方对话·中非圆桌论坛”上,来自中非政界、学界、媒体界的数十位嘉宾围绕践行全球治理倡议、媒体角色以及中非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环球时报社副总编辑张炜在致辞中表示,刚刚过去的十月,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新时代中国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中国的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开放,牵动全球目光。中国经济这片大海的规模、韧性和潜力,中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信心、决心和能力,给世界经济吃下“定心丸”,也必将为中非共逐现代化之梦注入新动能、带来新机遇。

在G20峰会即将在南非举行之际,环球时报举办《合抱之手——中非共逐现代化之梦》图片展,聚焦“民心相通、大道同行、发展共兴”三大主题,呈现了来自中国摄影家的纪实作品、中非合作企业提供的实践影像以及《环球时报》的精选版面,既生动展示中国高质量发展与中非现代化同行的鲜活画卷,也彰显了双方跨越山海、在各领域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真挚情谊。

图片展“民心相通”篇章呈现了中国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小而美”的民生工程筑牢发展根基,让发展权、健康权、教育权等基本人权在神州大地落地生根的实践,生动诠释了民生合作正日益成为拉近中非人民心灵距离的情感纽带。“大道同行”篇章呈现了中国身为“全球南方”重要一员,用实际行动推动更加平等包容的国际秩序,为世界多极化进程注入东方智慧的担当。“发展共兴”篇章则呈现了中非正以“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发展”多重模式,破解“资源诅咒”发展难题。中国为非洲大陆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中国方案、让合作共赢的种子在非洲蓬勃生长。

约翰内斯堡大学公共政策与非洲研究中心主任、南非国家行政学院前院长布萨尼・恩卡韦尼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图片展引发了他的强烈共鸣。通过展示已落地的各类发展项目,中非关系被赋予了更具体、更可感的形态,让民众切实理解其重要性。

南非公共服务委员会官员卡门・多明戈-斯沃茨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这些照片生动展现了中非合作项目落地的实效。“图片展是中非投资与合作深入基层的真实写照。很多人误以为这些合作只是政策和规划,实际上它们正在切实改变人们的生活,也让我们重新看到无限可能——无论对南非还是中国,这都证明:只要团结一心,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南非著名汉学家谭哲理被图片展呈现的中国企业为儿童提供安全饮水和优质教育的画面所触动。他表示:“这些图片看似平常,实则展现了追求长期平等的世界图景,也是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的生动实践。”

图片展中,众多展现中非互助协作、携手迈向现代化的内容吸引了诸多南非观众驻足。多位当地参会嘉宾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图片展既彰显了中国的发展速度,也生动呈现了中国与非洲人民在发展道路上携手共进的历程。

此外,现场观众还对图片展呈现的《环球时报》“中非共鸣”系列报道表现出浓厚兴趣,尤其关注“中国专家分享技术与专业知识,助力非洲农民提高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等相关内容。

图片展的留言簿上,观众写下了诸多真挚寄语:“中国在技术领域表现卓越,必将成为推动变革的强大力量”“南非豪登省政府为能成为中国的全球南方伙伴而自豪”“我希望能有更多机会亲眼见证中国,并引进其先进技术”。字里行间,满含对中非合作的美好期许。

此前,环球时报“海外中国周”活动已在韩国、巴西、阿根廷、德国、哈萨克斯坦等地举办图片展及宣介活动,以光影为媒,向世界讲述中国发展故事、传递中国开放声音,搭建中外交流的“直通车”。

【环球时报赴南非特派记者 胡雨薇 曹思琦 王聪 范凌志 陈涛】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