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希望深化中阿合作,拒绝美国政治施压,阿根廷企业“拥抱”进博会机遇
2025-11-10 07:24
环球报
623

【环球时报记者 白云怡 环球时报赴上海特派记者 陈子帅】“在上海进博会的巨大展馆里,来自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企业家以及官员正自豪地展示他们希望吸引中国这一世界最大市场购买的产品。其中,阿根廷的参与十分引人注目,但这并不是因为其派遣了高级别的政府特使,而是因为其有13家肉类企业参展。”据阿根廷《十二页报》9日报道,面对美国“让中国退出阿根廷”的政治压力,阿企业界代表在进博会期间强调中国对阿根廷的重要经济意义,并呼吁该国官员更多出席这类活动。

阿根廷-中国商会执行主任阿莱杭德拉·孔科尼在进博会期间对《十二页报》表示,进博会是展示国家品牌形象、向世界推介各国的盛会,中国等亚洲市场对阿根廷的产品需求旺盛,“它是我们天然的互补市场,不像美国或欧盟那样与我们竞争。同时,中国也是一个枢纽,让我们能够进一步与其他亚洲国家展开合作”。

在谈及美国一些人士关于“让中国退出阿根廷”的表态时,孔科尼表示,企业界“并不太(把这些言论)当回事”。“所谓‘让中国退出阿根廷’到底意味着什么?那一天如果真的发生,阿根廷的工业会垮,原材料供应会断,农业也会崩溃。因为我们的国家与中国之间存在深度互依的关系,中国是我们的主要伙伴。”她表示,阿中关系不会被轻易改变。“我们是一个主权国家,阿根廷的地方领导,从乌斯怀亚到拉基亚卡,都明确表示过,没人能替他们决定要接待谁。各地都从与中国的合作中受益。”

“中国成为阿根廷第一大贸易伙伴。”阿根廷《侧影报》日前报道称,阿根廷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9月中阿双边贸易额达31.09亿美元,为近3年来中国首次超越巴西成为阿根廷第一大贸易伙伴。基于此,《十二页报》认为,对于阿根廷而言“让中国退出阿根廷”意味着失去关键贸易伙伴,还有涉及能源、基础设施工程以及科研合作等领域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项目。该报认为,美方的表态更多是“一种愿望的表达,而非正在执行的计划”。

据阿根廷《号角报》报道,阿根廷对华肉类出口未来10年有望增长三倍。报道称,超过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的崛起是推动中国国内消费变化的新因素。报道称,近年来,中国中产阶层规模有所壮大,而他们的消费模式日益趋近于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这也正是阿根廷从开放式牧场生产到具备出口至中国能力的冷链加工体系全面升级和转型的最佳时机。

阿根廷生产者出口协会(APEA)相关负责人福斯托·布里亨蒂在进博会期间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看到中国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中国市场前景广阔,相信我们能在这片市场增加销售产品的种类。”布里亨蒂表示,“进博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从第一届就开始参与。阿根廷(农牧业)从2005年、2006年才开始正式开拓中国市场,比澳大利亚等国家晚了很多,但我们正在慢慢追赶。”

另据“南方共同市场资讯社”报道,在本届进博会期间,阿根廷也在努力通过自媒体博主和媒体向中国推广牛肉等农产品。报道称,阿根廷牛肉推广局专门推出了数字化与媒体相结合的推广战略,使多位知名内容创作者和媒体记者亲身体验了阿根廷牛肉的风味与背后的故事。

不光是肉类企业,阿根廷谷物出口商与加工商协会日前也宣布将在中国社交平台开设账号,以便“加强与关键市场的联系,并促进与战略合作伙伴、专业媒体及中国消费者的沟通”。

孔科尼认为,来自美国的政治压力并不会严重影响中国对阿根廷的战略性、长期性的投资。“这类投资通常着眼于确保关键资源供应,比如锂或玉米。”她表示,总体而言,大型中国企业都是从长远角度看待阿根廷的,无论外部政治言论如何,阿根廷国内的法律框架是稳固且可持续的。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