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猪肾在猕猴体内活满一年,我国异种移植离临床更近了
2025-11-19 19:57
环球报
564

11月19日,极目新闻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获悉,经过基因编辑的猪肾脏在猕猴体内成功存活超一年,功能稳定,这是除美国外全球首个异种移植灵长类动物存活达一年的案例,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陈刚教授(右一)团队

“每看终末期肾病患者在等待中备受煎熬,我们都很难安。”该院器官移植研究所专家陈刚教授说,这正是团队坚守二十余年的初心,全球每年仅10%的器官移植需求能被满足,异种移植成了破局希望。团队关于异种移植接受度的调查结果显示,移植等待者对异种移植的接受度总体良好,但他们更担心感染风险,同时期待异种猪肾能达到与同种异体肾脏一样的存活。异种移植早期用灵长类动物做供体,因排斥强、伦理争议大屡败;而猪的器官大小、功能与人相近,生长快易繁育,成了最优选择,但免疫排斥和跨物种感染两大难关始终挡路。

1999年,陈刚团队在国内最早开展相关实验,让猪肾在猕猴体内最长活了13天。基因编辑技术成熟后,他们敲除猪体内引发排斥的基因,却发现了新问题:近20例实验中,猪肾存活超不过30天。“手术成功了,器官功能却急转直下。”团队反复排查才发现,普通猪几乎都携带巨细胞病毒,移植后会加速排斥,最终难以逆转。

破解之道藏在源头。团队发现,只有剖宫产的新生猪崽是巨细胞病毒阴性,但后天极易感染。在他们的建议下,合作企业中科奥格对怀孕母猪实施剖宫产,将小猪通过无菌传送窗送入隔离室,全程人工喂养,空气、饲料都经严格净化。用这批无病毒基因编辑猪做供体,半数实验猕猴的移植肾存活超五个月。

同时,团队定制“鸡尾酒”免疫方案:从五六十只猕猴中筛选出2-4只免疫反应弱的受体,精准调整抗排斥药物剂量,还发明检测方法动态监控药效,在防排斥和防感染间找到平衡。2024年11月,猪肾首超半年存活;2025年10月,存活期正式突破一年,截至记者发稿,该猕猴生存状态仍良好。

陈刚教授团队进行异种移植手术

陈刚透露,团队正冲击临床前标准,期待三到五年内让临床试验患者用上猪器官。不过,伦理审查、跨物种感染追踪等问题仍需慢慢攻克。

延伸阅读:

如何延长异种移植后的生存期?

1.基因编辑打基础:先对猪的基因组进行“精装修”,敲除引发强烈排斥的抗原基因,转入人源保护基因,减少免疫攻击的同时降低凝血障碍风险。

2.剖宫产阻断感染:待基因编辑母猪临产前,实施无菌剖宫产,直接取出小猪,避免经产道接触病毒。

3.全流程隔离饲养:小猪通过无菌传送窗进入超洁净隔离室,全程人工喂养专用奶粉,饲养员需穿隔离服、定期检疫,杜绝外界病毒入侵。

4.经第三方检测确认猪巨细胞病毒等47种病原全阴性,最终形成“基因改造防排斥+无菌培育防感染”的双重保险,为移植成功铺路。

来源:极目新闻(记者:赵雪纯)

通讯员:常宇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