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菲律宾网络犯罪调查和协调中心 (CICC) 呼吁公众警惕网络诈骗,举报新型诈骗手段以协助执法追踪和起诉犯罪分子。据CICC副执行董事玛丽·罗斯·麦格赛赛介绍,尽管SIM卡注册法已实施,犯罪分子仍通过“文本爆炸器”等技术伪装信息来源,例如银行或移动钱包。
麦格赛赛强调,公众可通过CICC热线1326举报可疑号码和实例,帮助定位犯罪设备。她补充称,诈骗者常在车辆或塔楼中操作,以降低被发现的风险。
包括GCash和Maya在内的移动钱包和银行机构也多次警告公众提防假冒信息,避免点击链接或泄露一次性密码。参议员皮门特尔三世特别提醒节日期间警惕“网络钓鱼”诈骗,避免因点击恶意链接而泄露个人信息。
警惕虚假社交媒体账号
专业监管委员会 (PRC) 警告公众,考试相关信息应以其官方网站和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为准。PRC明确表示,任何未经授权的账号提供的信息均不被认可,并提醒公众避免访问此类页面以确保信息安全。
应对人工智能影响
劳工和就业部 (DOLE) 也在研究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潜在影响。DOLE地方就业局局长帕特里克·帕特里维拉万表示,政府正监测新兴产业,并与私营部门合作提供技能培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指出,菲律宾36%的工作岗位受人工智能影响,其中超过一半可被AI增强而非取代。DOLE通过青年就业计划和《菲律宾数字劳动力竞争力法案》,推进数字技能培训以提升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菲律宾政府正努力在技术变革和数字化浪潮中保护公众利益,增强劳动力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