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于3月15日晚播出,揭露多个行业乱象,包括人工智能(AI)外呼机器人助推骚扰电话、部分水产品违规添加保水剂增重、母婴用品翻新售卖等。节目播出后,中国市场监管部门连夜展开执法行动,对涉事企业进行调查并采取处罚措施。
近年来,智能外呼业务迅速发展,部分企业利用AI机器人拨打骚扰电话,打着“精准营销”“高效触达用户”的旗号,大量向手机用户拨打推广电话。央视调查发现,这些AI电话不仅声音由真人录制,难以分辨真假,而且可以24小时不停拨打,严重干扰用户正常生活。
节目播出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立即行动,要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通信管理局对相关企业进行调查,责令电信运营商关停涉事线路,并清理互联网平台上推广违规智能外呼软件的信息。
除了AI外呼骚扰电话,水产品加工行业的违法行为也成为曝光重点。部分企业在虾仁加工过程中超量添加保水剂(复合磷酸盐),不仅用于保持虾仁水分、改善口感,还被滥用来增加重量,欺骗消费者。这些企业甚至未在产品标签上标明添加信息,严重违反食品安全规定。
本次3·15晚会还揭露了多个涉及消费者权益的行业问题,包括:
母婴用品翻新销售:部分企业回收残次品,对卫生巾、纸尿裤等产品进行翻新后再次出售,威胁消费者健康。
一次性内裤制作不规范:调查发现,一些厂商生产一次性内裤时未进行灭菌处理,卫生状况堪忧。
劣质电线电缆横行市场:在部分五金市场,非标电线电缆公开售卖,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行业乱象,市场监管部门已连夜展开执法行动,表示将依法严肃处理,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日用品和电子产品时,务必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落入不良商家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