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整顿风暴”背后的核心逻辑,其实就一句话:泰国不允许外国人主导旅游业。
这不是针对某个企业,而是整个外资旅游行业的格局变天,泰国政府正在全面实施“泰国优先”战略,收回旅游市场主导权!
旅游业大清查!泰国六大部门围剿“外国代理人”
泰国媒体报道称,3月16日,泰国旅游与体育部次长娜缇娅女士透露,泰国政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对“外国企业-代理人”模式展开了大规模调查,并且正在持续推进中。
这次行动涉及到6个主要政府部门,分别是:
这六大部门联手,对外国资本控制的旅游公司进行地毯式排查,重点整顿“傀儡持股模式”——即外国人通过泰国人代持股份,变相控制旅游业务。
目前,泰国政府已经对普吉、清迈、芭提雅、华欣、苏梅岛、曼谷六大核心旅游地区的企业进行了详细调查,光是2024年以来,已经有40家企业被吊销执照,2家被提交商业部进一步调查起诉。
以普吉岛为例,这里作为泰国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之一,整顿力度尤为猛烈:
政府表示,这次行动不是某个地区,而是面向全国的系统性清查,目的是让外资企业无所遁形,确保泰国本地企业能够主导旅游市场。
泰国为何重拳整治外资旅游企业?
泰国政府的立场其实非常清晰:旅游业必须掌握在泰国人手里,不能让外国资本控制。
这次的整顿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泰国其实早在《2008年旅游业及导游法》中,就已经明确规定:
但长期以来,许多外国资本通过“代理人模式”绕过这些规定,表面上由泰国人持股,实则企业经营权、收益权都在外国人手里。
这不仅挑战了泰国的法律体系,还让本地旅游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甚至影响了政府的税收。
因此,这次的全国性排查,本质上是:
换句话说,泰国政府要彻底清除“外国人主导格局”。
外资主导的泰国旅游业,到底赚了谁的钱?
近年来,中国资本对泰国旅游市场的介入越来越深,尤其是:
这确实推动了泰国旅游市场的发展,但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比如:
所以,这次整顿,泰国政府的态度很明确:收回主动权,限制外资在旅游业的“野蛮生长”!
泰国旅游业未来会向外资关闭大门吗?
尽管这次清查力度很大,但从长期来看,泰国仍然需要国际资本,尤其是中国市场。
未来,泰国的政策大概率会沿着这三个方向发展:
1. 强化监管,但不会彻底封杀外资
泰国不会完全拒绝外资进入旅游业,但会要求:
2. 推动本土旅游业升级,减少对外资的依赖
泰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广高端旅游、文化旅游、医疗旅游,摆脱对低价旅行团的依赖。
未来,本土企业如果能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就不再依赖外国资本带来的游客流量。
3. 调整中泰旅游合作模式
中国游客仍然是泰国旅游业的支柱,合作不会停止,但规则会被重新制定。
未来可能会鼓励合资企业,推动政府授权的外资旅行社,以确保市场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泰国旅游业的“内外之争”,到底在争什么?
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是围绕着“谁能赚到钱”。
泰国政府的逻辑很简单:
但对于许多外国投资者来说,泰国政策的反复无常才是最大的不确定性。
旺季的时候,泰国对外资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欢迎合作;
淡季的时候,泰国却突然“大清查”,让外资企业措手不及。
说到底,泰国政府如果想要真正打造一个健康的旅游市场,就必须做到规则统一、监管一致,而不是“旺季欢迎外资,淡季封杀外国商家”。
否则,这种反复无常的政策风向,最终只会让投资者对泰国市场失去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