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POGO禁令造苦果,菲律宾房地产市场空前爆冷!
2025-4-9 17:17
头条新闻
16297

伯乐头条专讯:2024年年中,当菲律宾政府正式宣布全面禁止离岸博彩运营商(POGO)时,面对市场的普遍担忧,官方与多家金融机构纷纷“辟谣”安抚情绪:房地产不会受到明显影响。彼时,菲律宾总统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以及多位经济学家和行业分析师都强调,POGO产业早已从巅峰期滑落,其影响“边际递减”

但到了2025年,这番“信誓旦旦”的说法似乎越来越站不住脚了!

从官方乐观,到市场冷淡

最初,市场确实没有立刻崩盘。马尼拉写字楼空置率虽从疫情前的3%-4%上升到10%左右,但主流开发商租金收入并未出现断崖式下滑。

然而,这只是表面风平浪静。波澜不惊的水面下,已经出现了很多危机!

在2024年下半年,开发商开始“悄无声息地”进行去库存操作,试图通过无声甩卖来稳定市场情绪。而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这种隐藏的困境已经无法再遮掩。经济型公寓库存高企、销售锐减、推案锐减几乎同步发生,预示着整个市场正在快速降温。

c2d06d083fb04be8a95b4a0cded9c9ec.jpg

一系列因素叠加下的“深水炸弹”

菲律宾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并不是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个压力叠加的结果:

1. POGO禁令的连锁反应
尽管表面上依赖“POGO”的开发商数量已经减少,但实际上POGO的退出带走了大量高租金企业客户。以DDMPR为例,其高达51%的租金收入来自POGO相关企业。这类REIT产品直接面临租金违约风险,也连带拉低了投资者对整个商业房地产的信心。

伴随着POGO从业人员的大片撤离,对之比较依赖的餐饮、服务等行业,都出现了断崖式的收入锐减。部分POGO从业人员在菲拥有资产,连夜抛售。而相关联的一些商家,也因为POGO人员撤离、缺少这部分顾客的光顾,而退租、转去其他国家寻找新机遇。

PS:小编还记得,去年下半年的时候,收到好几则shore变空城的投稿。

2. 高利率与通胀压力
2024年,菲律宾持续受到通货膨胀与高利率的双重夹击,购房贷款成本大幅上升,消费者购房意愿明显减弱。即使开发商提供免首付、延长付款期限等灵活政策,也难以有效拉动需求。

3. 供应过剩,库存压力惊人
截至2024年底,马尼拉大都会住宅库存超过75,000套,吸收期高达5.8年,远高于疫情前的1-2年。尤其是经济型和中低端市场库存滞销最严重,占总库存的近六成。

4. 开发商信心减弱,新案锐减
2024年全国仅推出1.1万套新公寓,同比锐减59%,创历史新低。多数开发商对2025年的推案计划持观望态度。DMCI Homes就公开表示2025年上半年将不推新项目,并称是否在下半年推案仍未可知。

15-33-20-74-1.png

房地产泡沫还是健康调整?

现在的市场更像是一场缓慢的“去泡沫”过程。没有剧烈的崩盘,也没有市场恐慌,但各项数据都在悄然走低,价格、交易量、开发商信心共同下滑。

房地产开发商仍保持着一份“面子”,不愿明言市场低迷。但无声降价、营销让利和推案谨慎的背后,其实是集体面对现实的无奈姿态。

有网友爆料,就在近期,短短几天的事件,亲眼看到一处公寓降价30%抛售!

菲律宾房地产市场还能“翻身”吗?

未来房地产能否复苏,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宏观经济恢复
如果菲律宾能有效控制通胀、逐步降息,消费者信贷环境会逐步宽松,这将为住宅市场回暖打下基础。

不过看小马这个执政情况,怕是悬了!

菲律宾的通货膨胀难控制,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近一两个月来,还是政府下决心干预了 才有所缓和。

然而复杂的政治环境、国内外矛盾的累计,让小马也是焦头烂额!能不能好好把菲律宾捯饬起来,还真不好说。

2. 外资与新产业的引入
POGO退出后留下的空置写字楼空间,是否能被BPO(商业流程外包)、AI中心、科技公司等新兴行业填补?这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和招商政策支持。

但不可否认的是,自去年两名医疗行业高管在菲律宾被绑架撕票以后,菲律宾的治安问题就一直收到质疑!如何建立起外国投资者对菲律宾的信心,也是小马当前要面的的问题!

3. 开发商策略调整
主动下调售价、聚焦刚需市场、推出低首付与灵活支付方案的开发商,有可能在市场调整中占得先机。但商人逐利乃本性,是否愿意”断腕保命“,我们可以持续关注!

49abe7bd27054a1fbc35329eee62563c.webp

写在最后

POGO禁令之后,菲律宾政府一度认为房地产不会受太大影响。但时间证明,市场的反应远比官方预期更为复杂。房地产市场不是孤立存在,它的好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今的低迷状况,既反映出结构性调整,也暴露了长期依赖单一租户类型的风险。

PS:也不知小马在发布禁令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这个后果?

菲律宾房地产市场或许尚未走到“泡沫破裂”的惨烈局面,但“煎熬”的时间还远未结束。未来能否翻身?不仅看全球的经济环境,也得看菲律宾自己能不能给力!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