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国际刑事法院(ICC)第一预审分庭于4月17日裁定,将接受多种政府签发的身份证明文件,作为菲律宾禁毒战争受害者家属参与法庭程序的有效身份依据。这一决定被视为打破了前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法律团队一贯坚持的“护照或国家身份证唯一有效”立场,为更多受害者家属打开司法之门。
法院在一份长达20页的裁决中指出,考虑到许多民众因经济条件或社会地位而难以取得护照,该措施将扩大间接受害者的参与范围,使其更容易向法院表达自身的意见与立场。
根据裁定,国际刑事法院将认可以下替代性身份证明文件:
- 社会保障制度(SSS)或政府保险制度(GSIS)卡
- 专业监管委员会(PRC)发放的专业执照
- 老年人身份证、残疾人证
- 国家调查局(NBI)或菲律宾国家警察开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
- 含有防伪章的选民身份证或选民证明
- 驾驶执照等其他官方颁发的文件
法院强调,这些文件足以支持身份验证的可靠性,并大幅降低伪造与重复申请的风险。
杜特尔特的辩护律师团队曾反对该项放宽规定,担心这会导致“虚假陈述、重叠统计和冒名顶替”等问题。然而,法院并未采纳其意见。
人权律师对此回应称,杜特尔特阵营的质疑“罔顾现实”,并指出在菲国多数社会底层民众缺乏正式身份文件是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提供法律协助的代表律师刚地(Atty. Gandi)表示,这一裁定是朝向“司法包容性”的重要一步。
此次有关身份证明的裁决,是为今年**9月23日即将举行的指控确认听证会所做的准备工作。届时,法院将决定是否对前总统杜特尔特正式提出反人类罪指控。
杜特尔特目前被控在任内发动的“禁毒战争”造成数千名平民非正常死亡。自3月12日以来,他已被羁押于位于海牙的斯海弗宁根监狱,距离国际刑事法院总部仅约1.5公里。
与此同时,预审分庭也要求检察官团队最迟于7月1日前完成所有证据的提交。此时间节点较原建议的“听证会前30天”大幅提前,显示法院加快推进案件审理的态度。
将需提交的材料包括:
- 所有打算在听证会中引用的证物
- 完整的证人陈述及译文
- 有利于辩方的相关文件
- 根据《罗马规约》第77条应向辩方披露的所有资料
法院进一步警告,在截止日期之后提交的证据将不被纳入本次听证会考虑范围。
此次裁定进一步明确了国际刑事法院对程序公正与受害者参与权的重视,也标志着杜特尔特禁毒政策司法问责之路进入关键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