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为推进每公斤20菲律宾比索大米援助计划,菲律宾食品和码头公司(FTI)与国家食品管理局(NFA)日前承诺,正积极应对运输与物流难题,确保项目在全国顺利实施。
这项名为 “Benteng Bigas Meron Na” 的计划,目前已在马尼拉大都会及周边地区的32个粮食援助分发站点(Kadiwa ng Pangulo,简称KNP)上线运营。
项目最初于5月1日在宿务省启动试点,随后于5月13日扩大至吕宋岛多个省市——时间恰好是在农业部配合选举规定暂停援助活动10天后重新恢复。
FTI总裁约瑟夫·洛(Joseph Lo)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加快分发流程,公司已着手采购更多运输车辆及卡车,以便更高效地将NFA库存米从仓储设施运送至各KNP站点。
“我们正每周进行评估与改进,确保供应链持续优化,”洛说。他透露,项目规划分三阶段全国推行,目前目标是配备30辆运输车,已有15辆到位。他指出,仅吕宋岛就需要30名司机,并且公司正与多地地方政府协调合作,以在维萨亚斯和棉兰老建立物流网络。
国家食品管理局署长拉里·拉克森(Larry Lacson)也表示,NFA正调整相关合约,提高运输调度的灵活度,确保粮食可从任何产区高效调拨至其他地区。
“我们希望避免区域封闭式配送,只要米粮来自民都洛岛,也应该能运往维萨亚斯或马尼拉地区,”拉克森强调,并补充,运输费用已被纳入NFA运营预算。
据介绍,NFA已开始向宿务运送首批35,000袋稻米,并计划尽快发运第二批等量货物。同时,试点区域维萨亚斯地区已收到超过40万袋NFA大米,而首都区的巴伦瑞拉仓库也储备有约24.8万袋米粮,待进一步分配。
项目下一阶段将于6月扩展至马尼拉大都会的55个KNP站点,7月及9月陆续推广至更多省份及棉兰老岛,以实现更大范围内的粮食补贴覆盖。
该援助计划是政府为稳定粮价、协助基层民众应对通胀压力而推出的重要举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