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伯乐头条 于 2024-3-14 16:13 编辑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小伙伴们,这四句话,是不是似曾相识?
是的,没错!这是专属于我们中国人的24节气歌!想当年,小编还是因为背诵了这首节气歌,才记住的24节气。
说起24节气,这其中可凝结的都是咱们古人的智慧。据说,早在尧舜时期,尧帝、舜帝就开始名人驻扎到国土的四方,观察日月星辰,划分四季,进而又划分了24节气,以此更加准确的为古人的农耕、祭祀等提供准确的时间指引。
虽然我们已经进入现代社会,不再依靠农耕生存,但24节气作为我们中国人独有的智慧结晶,我们更不能轻易忘记!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24节气的那些事!
一年24节气,一个节气15天。但因为平年闰年的天数区别,所以具体到每个节气,每个节气的那一天,也不是固定的,会前后变化一两天。这也就是节气歌里提到的“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具体来说,就是:
立春:2月3日~5日 雨水:2月18日~20日 惊蛰:3月5日~7日 春分:3月20日~22日 清明:4月4日~6日 谷雨:4月19日~21日
立夏:5月4日~6日 小满:5月20日~22日 芒种:6月5日~7日 夏至:6月21日~23日 小暑:7月6日~8日 大暑:7月22日~24日
立秋:8月7日~9日 处暑:8月22日~24日 白露:9月7日~9日 秋分:9月22日~24日 寒露:10月8日~9日 霜降:10月23日~24日
立冬:11月7日~8日 小雪:11月22日~23日 大雪:12月7日~8日 冬至:12月21日~23日 小寒:1月5日~7日 大寒:1月20日~21日
以2024年为例,24节气的日期分别在:
立春:2月4日,农历腊月廿五 雨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十 惊蛰:3月5日,农历正月廿五 春分:3月20日,农历二月十一 清明:4月4日,农历二月廿六 谷雨:4月19日,农历三月十一
立夏:5月5日,农历三月廿七 小满:5月20日,农历四月十三 芒种:6月5日,农历四月廿九 夏至:6月21日,农历五月十六 小暑:7月6日,农历六月初一 大暑:7月22日,农历六月十七
立秋:8月7日,农历七月初四 处暑:8月22日,农历七月十九 白露:9月7日,农历八月初五 秋分:9月22日,农历八月二十 寒露:10月8日,农历九月初六 霜降:10月23日,农历九月廿一
立冬:11月7日,农历十月初七 小雪:11月22日,农历十月廿二 大雪:12月6日农历冬月初六 冬至:12月21日,农历冬月廿一 小寒:2025年1月5日,农历腊月初六 大寒:2025年1月20日,农历腊月廿一
每个节气代表的不仅是温度的变化、四季的更迭,更代表着昼夜的长短、万物的生长。有的季节还是前后对应的,比如春分和秋分。
比如春分,一是平分了春季,处在立春与立夏的正中间;二是平分了昼夜。春分这天,昼夜时长都是12小时。过了这天,昼的时长将逐渐变长、夜的时长将逐渐变短。 而秋分呢,则刚好相反。它的到来代表着秋季已经过去了一半;这一天,昼夜时长同样也是12小时。但过了这一天,昼的时长将逐渐变短、夜的时长将逐渐变长。
不仅如此,每个节气都有专属的习俗。
比如春分这天,民间有放风筝、吃春菜(野苋菜)、立蛋等风俗;
清明,则是祭祖、扫墓;
芒种,煮梅,或者跟甘草、山楂、冰糖一同煮,制成酸梅汤,喝了解暑;
夏至,广东流行“夏至狗,没啶走(无处藏身)。”意为吃了狗肉能祛邪补身,抵御瘟疫;
大暑,流行大补,很多地方会吃鸡、鸭、鸽子等家禽,台湾民谚:大暑吃凤梨,说的是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
处暑,也称“中元节”,很多地方会烧香祭祀先人;
霜降,民间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很多人都会食用一些进补佳品,也有人说打霜过后的某些蔬菜更好吃。
小雪,气温骤降,在南方某些地方,有吃糍粑的习俗;
大寒,作为24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马上就要迎来春节,很多地方的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
看完这些,你对24节气是不是有了更深的理解呢?
那么,在你的家乡,关于节气又有哪些习俗呢?欢迎大家积极留言,与伯友们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