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层 + 2 层架构也会出问题 这种以L2为中心的方法面临一个关键挑战是协调,而L1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几乎不需要面对这个问题。换句话说,尽管以太坊分支出去,挑战在于保持它仍然感觉像“以太坊”,并具有作为以太坊而不是N个独立链的网络效应。今天的情况在很多方面并不理想: 将代币从一个L2移动到另一个L2通常需要中心化的桥接平台,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很复杂。如果你在Optimism上有代币,你不能只是将别人的Arbitrum地址粘贴到你的钱包中,然后发送资金。 跨链智能合约钱包支持不好——无论是个人智能合约钱包还是组织钱包(包括DAO)。如果你在一个L2上更改了你的密钥,你还需要在每个其他L2上更改你的密钥。 去中心化的验证基础设施往往缺乏。以太坊终于开始有像Helios这样的优秀轻客户端。然而,如果活动都发生在需要自己集中RPC的L2上,这没有意义。原则上,一旦你有了以太坊头链(header chain),为L2制作轻客户端并不难;实际上,强调它的人太少了。
有努力在改善所有这三方面。对于跨链代币交换,ERC-7683标准是一个新兴的选项,不像现有的“中心化桥”,它没有任何固定的中心运营商、代币或治理。对于跨链账户,大多数钱包采取的方法是在短期内使用跨链可重放消息来更新密钥(cross-chain replayable messages to update keys),长期则使用密钥存储rollup。L2的轻客户端开始出现,如Beerus for Starknet。此外,通过下一代钱包,用户体验的最新改进已经解决了许多更基本的问题,如消除用户手动切换到正确网络访问dapp的需求。
Rabby 展示了跨多条链的资产余额的综合视图。在不久前的黑暗时代,钱包还没有做到这一点! 但需要认识到,以L2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在协调时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逆流而上。 单个L2没有自然的经济激励来建立协调基础设施:小的没有,因为它们只会看到其贡献的小份额好处,而大的也没有,因为它们会从加强自己的本地网络效应中受益更多。 如果每个L2单独优化其个别部分,没有人考虑每个部分如何适应更大的整体,我们会得到上文几段中的图片所示的城市化反乌托邦。 我不声称对这个问题有神奇的完美解决方案。我所能说的最好的建议是,生态系统需要更充分地认识到跨L2基础设施是一种以太坊基础设施,应该像L1客户端、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一样被重视和资助。我们有Protocol Guild;也许我们还需要基础设施公会。 结论“L2”和“分片”常常被描述为两种相反的区块链扩展策略。 但当你看底层技术时,会让人费解:实际的底层扩展方法完全相同。 你有某种数据分片。 你有欺诈证明者或ZK-SNARKs证明者。 你有跨{rollup,分片}通信的解决方案。 主要区别是:谁负责构建和更新这些部分,它们有多大的自主权? 从技术角度来说,以L2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就是分片,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则创建自己的分片。 这种分片功能强大,可以激发创造力和自主创新。 但它也面临关键挑战,特别是在协调方面。 为了使像以太坊这样的L2为中心的生态系统成功,它需要理解这些挑战,并直接面对它们,以尽可能多地获得L1为中心生态系统的好处,并尽可能接近拥有两者的最佳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