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灰产从业者突破800万 平均年龄仅23.7岁
中国反网络诈骗中心最新数据显示,全国灰产从业人员已突破800万,平均年龄仅23.7岁,90后与00后占比超过七成。2024年灰产市场规模高达2800亿元,日均资金流动量达7.6亿元,较三年前增长154% 行业报告揭示了三个层级的灰产分化:
基础层低龄化明显——浙江一职校生出租6张银行卡被判刑,涉案者平均年龄已降至16.2岁。
技术层高学历化——温州警方破获985院校黑客团伙,掌握区块链跨链技术,其勒索病毒一度瘫痪省级医保系统。
组织层产业化升级——一名00后搭建AI诈骗平台,通过情感分析生成定制话术,三个月非法获利200万元。 经济诱因与技术普及成为灰产滋生土壤。2025届高校毕业生起薪均值5800元,而灰产“入门岗位”月薪过万;暗网5000元即可购买全套诈骗工具包;部分青少年被网络帖子误导,以为“出租银行卡不违法”,集体参与“跑分”后落网。
针对这一趋势,公安部启动“清源2025”专项行动,建立灰产人员征信黑名单,限制升学与就业。技术反制也在升级——国家反诈中心APP年拦截诈骗信息超120亿条,AI反诈机器人可实时反击诈骗话术。教育部将于今秋在百所高校试点《反诈防骗》必修课,银行则推行灰产账户实时熔断机制。 最高法发布的典型案例显示,恶意退款、洗钱等行为将面临实刑。区块链资金溯源系统让洗钱破案率升至89%,2025年上半年灰产案件批捕率同比提升37%。不过,专家指出,要彻底根除灰产,还需破解青年发展焦虑与法治意识薄弱的深层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