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APP下载
合作
商城
签到
记者手记:关税冲突中,跨境电商用AI“补短板”
2025-9-12 07:20
环球报
868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杨沙沙】从8月29日起,美国暂停对价值800美元以下的进口包裹给予免税待遇,掀起跨境电商领域“成本地震”。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上,国内外展商都关注如何降低成本压力。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家电商尝试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补短板”。

“太多了,我数不过来这两天接待了多少外国客户,东南亚、欧美,甚至墨西哥、哥伦比亚客户都有,他们主要过来找货源。”阿里巴巴1688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岳鸿飞11日在服贸会现场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国客户最感兴趣怎么找到中国货源,1688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源头厂货拿货平台,他们希望通过1688平台能跟工厂直接对接。同时,国内外商家也关注,如何在关税战下,通过类似阿里巴巴这种跨境电商,让生意“继续赚钱”。

岳鸿飞告诉记者,尽管取消小额包裹免税待遇,但全球市场仍急需中国质优产品,在新规则下,很多传统贸易订单变成了“高小采”——高频次小订单采购。

“比如,过去国外客户通过跨境电商每年向国内商家下单一次,每次1000万,但在不断变化的关税下,客户不想承担过多风险,便把1000万变成10个100万,分10次下单。按常理,国内商家仅报关的工作量就会翻10倍,但是现在阿里推出的AI应用,一键就可以解决这些工作,减少商家的工作量。”岳鸿飞表示,1688已基于通义千问与DeepSeek,为商家提供“生意大模型”。AI帮助工厂把过去“不愿接、接不了”的小单,变成“接得住、做得快、赚得到”的稳定生意。

数据显示,跨境小单业态仍在快速增长。过去一年1688跨境用户采购呈现高增长、高需求,买家数和交易规模增速迅猛,跨境用户数超700万,跨境在线交易规模超3000亿元。

“中国卖家不再满足于局限在欧、美等单一成熟市场发展业务。”亚马逊中国副总裁、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市场及合作拓展负责人邱胜10日在服贸会现场分享称,新兴市场正在成为中国卖家掘金的热土,他们在亚马逊全球站点上展现出愈发强劲的竞争力。

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邱胜表示,中国跨境电商发展逻辑从“卷价格”转向“拼价值”。他认为,AI正在彻底重塑跨境电商每一个环节,加速降本增效。

11日,京东旗下跨境进口电商平台京东全球购、京东全球售以及京东在欧洲的线上零售业务Joybuy等,也在服贸会“打包”亮相。据悉,京东已在伦敦地区测试运营线上零售业务Joybuy,提供覆盖日用百货、电子产品、家电家居、美妆护肤等商品。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来展台咨询的外国客户很多,不仅关注如何将产品卖到中国,也关注京东AI技术的落地场景。来自巴基斯坦的学生Zee和几位朋友一同聚在京东展台,认真地看京东机器狗、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等产品。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自己一直关注中国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在服贸会上看到中国企业展出的产品,“不能再好了,太棒了!”

“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免税额取消,将重塑整个跨境电商的商业设计,成本利益分配会重新调整,但是并不代表这门生意不能做,因为中国产品在海外多地是刚需。”岳鸿飞说,跨境电商将被激发出新潜力,由一个相对粗犷的发展阶段,进入一个更加关注精细化管理、精准化运营、更注重技术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社区好帖更多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