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头条专讯:据新加坡近期报道,埃隆·马斯克旗下SpaceX公司推出的“星链”(Starlink)卫星互联网服务,正被东南亚多地的诈骗园区大量使用,严重干扰了当地执法部门的反诈打击工作。
泰国国会议员朗西曼·罗姆(Rangsiman Rome)今年3月曾公开批评马斯克对星链系统在诈骗领域的滥用行为“放任不管”,他声称掌握确凿情报,表明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多个电信诈骗据点均已通过星链设备建立起对外通信网络。这些非法使用的终端绕开了常规网络封锁,让传统“断网打击”手段失效。
星链项目最早于2015年启动,目标是发射约4.2万颗近地轨道卫星,构建全球高速网络,截至2024年初,已有近6000颗卫星投入运行。星链因其具备高速传输与覆盖偏远地区的能力,被许多用户视为技术革命,但这一优势也成为诈骗团伙的“新宠”。
据报道,仅在缅甸妙瓦底地区,就有至少8个诈骗园区布设了未经许可的星链设备,活跃终端估计超过3000台。部分设备通过境外电商平台轻松购得,并被走私进入当地“禁网区”。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也证实,确有星链设备被专门销售给边远的电诈园区。
面对日益严重的滥用问题,美国多个执法机构已对SpaceX提出质询,但至今未获得有效回应。尤其是在星链具备全球匿名覆盖能力的前提下,传统监控与追踪机制在打击诈骗活动时几乎失效。
对此,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敦促SpaceX加强用户身份验证(KYC),并对终端频繁出现在已知诈骗地区的行为进行追踪管理。该中心还呼吁技术平台对其服务被滥用的情况承担更多道德与法律责任。
尽管星链在部分地区的非法应用引发争议,但其商业增长势头仍不减。自2022年突破100万订阅用户后,星链仅用9个月时间实现翻倍增长。根据摩根士丹利的预测,该服务用户数将在2040年增长至3200万。
市场研究机构Payload Research亦指出,到2025年星链预计将拥有780万全球用户,创收将超过118亿美元,其中包括75亿美元的消费者网络服务、13亿美元的设备销售和约30亿美元的政府合约收入。
随着电信诈骗活动愈加国际化,星链等新兴科技服务的监管问题已成为各国执法合作的紧迫议题。是否能在全球安全与科技进步之间取得平衡,仍考验着各方的应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