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为什么90年代东南亚远比大陆富裕光鲜现在却衰落了
表面上看,是因为中国得益于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其实东南亚同期也接受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而且中国人口基数也远在东南亚之上,自然条件也比不上东南亚,为何东南亚会在21世纪以后会迅速衰落呢?
90年代的东南亚,给国人的印象无疑是富裕光鲜的,比如曼谷雅加达马尼拉新加坡等城市,而国内的城市刚刚脱离计划经济体系,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到处都是傻大黑粗的工厂,排放着令人窒息的废气。但是这些城市在21世纪以后迅速腾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而且还在持续讯速地变化着,而同期的东南亚却几乎停滞不前(那个靠马六甲海峡暴富的城市岛国就是个绝无仅有的奇葩)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个和中国和东南亚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式有关:中国建立了完整齐全的产业体系,优先发展重工业,众所周知,重工业前期投入非常大,资金周转回笼慢,而且当时中国人口多底子薄,要建立完整的重工业体系就必须付出沉重代价,包括压制普通群众的生活水平,严重的生活物资短缺,90年代初中国人还必须靠票证来换取生活物资,这在照搬美国民主制度的东南亚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在完成重工业所需的原始资金积累后,这种积蓄的动能便转化为长久的发展优势:完整齐全的产业链体系有利于各种国际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从而有机会实现低中高端产业通吃转换,在通过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积累资金之后,便能够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在卖完廉价的衬衫后,便迎来了高铁技术的大飞跃,当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无以为继以后,也可以通过良好的基础教育和齐全的产业体系发展高精尖产业实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而良好的基础教育体系和齐全的工业体系这是短期内无法见效的,这在东南亚以民营企业家为主角的社会是不可能办到的,他们只在乎眼前的利益和短平快的投资,甚至连欧美发达国家也难以办到(欧美国家的基础教育也只是少数富人精英的游戏)。所以中国的发展方式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起动慢,蓄能大,但动力强,跑的远,可持续性强。
而东南亚呢,
起初,东南亚的马来‘菲国,印尼,泰国,文莱等国家在冷战时期作为反华反共的前线,获得了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大量资助,但这些资金最终落入少数政客和大资本家手中。因为重工业是要天量的前期投入的,资本家贪图见效快,自然就不会像中国一样投入巨资搞重工业,造船不如买船嘛,于是就把巨量资金投入到简单无需多多大技术含量的来料加工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娱乐色情行业当中,通过这些产业很快地回笼了资金,成为巨富(东南亚有许多这样的隐形富豪,不会出现在任何富豪榜当中),所以,90年代的东南亚便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但是,畸形发展的房地产旅游业导致当地房价地价物价上涨,推高了劳动力成本,挤走了大量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而因为没有齐全的产业体系和基础教育体系做支撑,又无法升级去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于是就只能去发展旅游房地产业,娱乐色情行业,形成恶性循环。财富更多滴流入少数贪官奸商口袋,造成更巨大的贫富差距,和更多的贫民,使得内需不振,长期要靠外国旅客(起初是欧美旅客,现在是中国旅客)支撑经济。经济长期低迷,治安恶化,加之贪腐丛生,导致东南亚早期的发展势头一下子荡然无存,发展无法持续。90年代初泰国菲律宾人均所得是中国数倍,现在却只有中国的几分之一,而且差距不断扩大,要不是中国游客,他们早成为第二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了。
所以东南亚的发展方式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起动快,但蓄能小,动力弱,跑的短,可持续性弱。
|